1)第111章 商业奇才_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商业奇才

  只见武媚娘双眼闪闪,两只大眼睛扑哧扑哧地望着杨帆,眼神是那么神往。

  口中情不自禁的昵喃着:“这世间真有这样的地方么?”

  对于这个问题,杨帆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他也不知道,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而已。

  即使是他以前生活的年代也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

  在这个时代,杨帆不会提出。

  因为这时候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还达不到。

  不过,他想在大唐种下一颗种子,而后让这颗种子慢慢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相当于一块试验基地,还需要慢慢的去探索,慢慢的去挖掘,慢慢去培育。

  不同于农作物的试验,制度这种东西是需要几十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去论证的,根本就不知道哪一条道路好。

  因为两种道路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没有对与错,没有是与非。

  选择的道路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有可能会水土不服而枯萎,也有可能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长成参天大树。

  在骏扬坊推行的如此种种,是根据这时代的需求来的。

  他想通过作坊(资本)以及技术革新让大唐的财富能够迅速的积累,以达到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目的。

  虽然如今没有什么可言,但却是这时代最需要的。

  在这里,杨帆不会刻意去推行什么男女平等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并不需要什么人强行去建立。

  更何况,如果他敢提出来,一定会被滚滚洪流给淹没,因为这不是一个人就能扛起来或者推动的。

  这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的变迁,触及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与认知,这违反了社会的规律。

  民主文明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以及人文素质的发展程度,只有基础打牢,才有民主孕育的土壤。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民主文明自然而然会产生、会提高。

  其实老祖宗是很有智慧的,很早以前就有了这样的认知。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就是老祖宗的见解,也是千百年不变的至理。

  如果饭都吃不饱,谈论什么礼义廉耻、忠孝仁义,统统都是扯淡,根本就是空话大话。

  既然他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杨帆想为大唐做点什么,利用自己知道的改变一点历史进程。

  例如让大多百姓不至于挨饿受冻。

  例如不用大唐子孙再去承受战争的痛苦,不用嘶吼着崖山之后无华厦,不用弯着膝盖跪上几百年,更不用让堂堂华厦百姓被一个弹丸之地肆无忌惮的欺凌与屠杀。

  想到这儿,杨帆抚了一下武媚娘的小脑袋,喃喃自语。

  “那只是一种畅想,如今某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吃得饱、穿得暖,媚娘不要多虑。”

  武媚娘想不明白,吃饱穿暖还不够好么?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