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8章 千帆大战。军事演习。_血染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赤嵌城的人们在开会。

  哈大全却在唱修改的不成样子的,粤语汉语混杂在一起的古惑仔名曲《刀光剑影》。

  “论背景至强大论砍人我不言败”

  这几句是哈大全最喜欢的。

  听到歌声的人都知道,哈总兵又要出去砍人了。

  这次哈总兵用的不是刀,而是一根木棍,为了把军事对抗演义推广开来,哈大全准备亲自带人下场。

  与哈大全对抗的是,著名抗倭将领俞大猷的儿子俞咨臬。

  俞家军的名头没有戚家军响亮,却也是一支劲旅,有着光荣的砍人传统,不知道在俞咨臬的手里还能保存多少。

  在马尾大营外面的平原上,哈大全叫人修建了两座营垒,分别在营垒内安放了红蓝色的军旗。红蓝两军各处二千人,对抗互攻,先抢到对方军旗的一方算赢。

  哈大全拿着棍子亲自上阵。

  俞咨臬也拿了根棍子,他可不能丢了父亲的名声。

  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碰撞,已经算是很文明了。可在许多文化人眼里,这种军事演习,本身就是野蛮人的象征。

  哈大全是不在乎,反正他的外号叫:哈蛮子。

  上官都不要脸,俞咨臬也豁出去了。

  人不要脸之后,往往会做出许多无耻的事情。俞咨臬也不例外。

  中国是很讲究传统的,一般都会把老祖宗传下拉的技法延续几十代,一层不变的延续。俞家军在抗倭战争中,也有自己的战斗方式,可俞咨臬一上来就摆出了戚家军的鸳鸯阵,虽然没有专用武器,大部分人拿的是木棍,威力也不容小视。

  他把部队分成四块,一部分在营垒内防守,其余三部分在营垒前列出品字型攻击序列。

  哈大全这边留了二百人守家,其余八百人在营垒前面列出了一个大号的方阵,士兵整整齐齐的站好多列,行成行,列成列,远远看去气势十足。

  俞咨臬不由得赞叹:“强军,不愧是从辽东的尸山血海里拼出来的强军。”

  这里进行对抗演习,围观的群众没有几个,哈大全却找了几个观察员。有朱敦、徐士安、张跃、是老丈人余芥、大舅哥余信。还有福建的各级官员三十多名,这些是能来的,不能来的哈大全也没强求。

  余信最近被调到了泉州担任知府,余芥为此送了五万两个魏公公。

  给老丈人面子,哈大全把泉州让了出来。

  观众席建在马尾大营的城墙上,可以从侧面看在比武场地的每一个角落。一月的天气很冷很冷,哈大全给观察员们准备了辽东特产的毛皮大衣,还生气了熊熊的火炉,就算如此,呆在四面透风的观众席上,也让余芥感到浑身发冷,真希望这场野蛮的比武快点结束。

  这群读书人都认为哈大全野蛮,无聊,不应该干这些。

  徐士安叫来儿子徐凌,责问道:“儿啊,听说这次演习的计划,是你提出来了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