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六十亿_重生之官路商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是在九八年之后,看到省内最大的国有林场――洪致林场的现状,就知道九六年绝对没有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

  张恪问道:“周老师有没有具体的调查数据……”

  “全面的数据没有,这附近几个县的数据有一些,林大的几个教师,早两年就联合写了一份关于天然林保护的调查报告,省林业厅,国家林业部都递了,只有林业部给了回复,要求全面的数据调查,但是省林业厅就不给课题经费,这附近几个县的数据,还是从其他课题挤出来的经费搞的调查,不过省林业厅又不给予承认……”

  这背后的利益纠葛,做学问的不一定能搞明白。

  有调查报告、有具体的数据就好,管省林业厅承不承认,张恪想着有必要请徐学平亲自到这里来走一趟,亲眼看了,才可以知道事情的迫切性。

  吃过中饭,张恪要给饭钱,沈约坚决不要:“谁要来这里承包荒山造林,我一律不收钱的,再说,我也不指望开店的钱活命……”

  下午,跟周福瑞进林场看了看,都是昨天没看到过的地方,走进给砍伐一空的山岭,触目惊心,感触更深一些。也跟周福瑞请教许多速丰林的事情,制浆最适合的速生树种是桉类,不过大面积的种植桉类树种会导致很多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东海省所处的纬度与自然地理,并不适合大片的培育桉林,倒是经过遗传改良的相思树、白毛杨这些速生树种相当适宜。

  下午六点有去省城的江轮,张恪原打算与周游在林场多留两天调查一下情况,不过什么都没有准备,能调查的情况也十分有限,没想到能遇上林大的教授。

  上船前跟徐学平通了电话,简要的说了一遍在冬令营沿岸所见以及在林场这两天的见闻,具体的数据,要等拿到周福瑞的调查报告再说。

  周福瑞也很奇怪,张恪他们明明对速丰林感兴趣,最后又紧盯着林大几名老师联合搞的天然林状况调查报告上,这份调查报告,现在要想在专业报刊上发表都不可能。由于只是一份普查性质的报告,天然林覆盖减少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由于缺乏研究经费的支持,还只能给出一些推断性的判评。

  早晨江轮靠岸,张恪他们三人到周福瑞在林大校区内的教职工小区家里拿到调查报告,周福瑞还找来其他两人一起参予完成这份调查报告的林大教师,其中一名青年讲师孙博就是直接搞天然林保护研究的,还有一名跟周福瑞搞速生树种遗传改良的博士生。

  有御用学者,但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跟官员穿同一条裤子的,但是不能不征询徐学平的意见,就直接把他们引荐给徐学平。

  今天是正月十五,谢晚晴也回到省城,准备接芷彤去海州上幼儿园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