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章 拼仁义李奇退避三舍_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奇杀杨松,首先是杨松这个人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而且正如李奇所说,如此贪财忘义之人,留下来绝逼是个后患。同时也是在警示身边的人,背主之人通常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在于,杨松一死,那么除了少数几个自己的心腹之外,就没人知道这场北伐汉中的战争起因并非张鲁不守盟约了。

  法正谏道:“今张鲁退守沔阳,必会向曹操求援。不过曹操远在辽东,钟繇为防止马腾趁虚而入,也不敢轻动。所以主公务必要在曹操向长安下达救援命令之前,彻底击溃张鲁。”

  李奇道:“张鲁因宣扬五斗米教而深得人心,虽然我们剿灭了他的精锐战斗力,但也不排除他会发动教众来做抵抗。这些教众没什么战斗力,但怎么说也是汉中百姓,如果杀戮太多,恐怕今后在汉中不好立足。”

  法正道:“这些教众虽然拥护张鲁,但未必肯为他去死。正以为,五斗米教乃是张公祺立身之本,他也不会轻易让教众去送死,这会有损他的根基。”

  正商议时,忽有人来报,不少南郑百姓举家东迁,至城门口时被吴兰将军拦下。不过百姓并不妥协,与吴兰在城门口起了冲突。

  李奇、法正等听闻此事,急忙出门去看。

  他们知道张鲁得民心,但没想到有如此得民心啊。

  行至城门口时,李奇才发现与守将起冲突的也不是太多人,很多都是围观看热闹的而已。当吴兰拔剑时,大多数人都退却了。

  李奇上前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吴兰道:“禀主公,此人乃是张鲁教下的治头大祭酒,欲率部众前往沔阳投靠张鲁。”

  在穿越之前,李奇对张鲁并没有做过多的了解。

  倒是在对汉中宣战的时候,特意了解了张鲁和他的五斗米教。

  虽然张鲁的五斗米教有劝人向善的一面,但是用教义来治理地方,还是会有很多问题。

  那些初来学道的,一开始被称为“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不置地方长吏,仅以祭酒管理地方的政务。

  这个说难听点,就是发展人头。

  达到一定规模,你就是经理;又达到一定规模,你就是区域经理。

  所谓“治头大祭酒”,就有点像区域经理这个级别了。这些人或许对五道米教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治理地方政务,简直就是瞎子称秤,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李奇令城门将士放下武器,笑对诸人说道:“我向来听说你们的师君宽以待人,劝人以善,尔等追随张鲁,想必也是心善明理之人。你们若愿意继续修练五斗米教,我李奇绝对不会加以干涉。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如果你们当真为了追随张鲁而去,丢掉了自己家里的良田,将来吃什么啊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