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 以斗争求和平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还有很多军务要安排,可军议一开始就歪楼了,完全没法进行下去。大伙跑到大帐,就想发泄胜利的喜悦,好好说会话,吹吹自己的功劳,展望一下衣锦还乡的未来,顺便再探探杨炯的口风——衡州,回还是不回?

  闪烁的烛光下,杨炯的脸庞明暗不定,但笑容就没散去过。这一仗,杨炯打心眼里,对大伙的表现很满意。先是长时间行军,从广东到福建,跟连绵的雨水和崎岖的山路作斗争。尔后,伏击作战,正面对决,一天干了两仗,可谓是充分发扬了虎山军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

  有这样的队伍和兄弟,应该欢笑,必须灿烂!

  走完了个人吹嘘和集体畅想的铺垫环节,便到试探提问的肉戏部分了。

  胡素率先站了出来,小心翼翼问道,“将军,咱们什么时候拔营回衡州?”

  此话一出,大帐里顿时安静下来。大伙甚至屏住了呼吸,都看向杨炯,眼神里有期待,有希冀,也有忐忑。全军上下,除了少数刚在广东收编的士卒,绝大多数都是湖广人士,出征半年多了,这仗也打累了,都想着回家。但是,大帐内不是指挥使,就是千夫长,眼光见识自然不同于一般的士卒,也知道大战刚结束,后续事情还有一大堆,像处置俘虏、谈判交涉、封赏功劳,等等,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弄清楚的。

  所以,大伙虽然归心似箭,但也知道,很可能达不成心愿,既希望,又怕失望,怀着惴惴不安的情绪。

  杨炯听了胡素的提问,脸上的笑容满面敛去,思忖了一会,然后缓缓点头,“明日拔营!”

  众人顿时欣喜若狂,大帐内立马喧腾起来。只有刘子安皱着眉头,一脸苦色,等大伙安静一些后,站了起来,“将军,战后之事,千头万绪。明日拔营,是不是为时过早?”

  众人听了,纷纷侧目,一脸不快。

  胡素当即争辩道,“都打赢了,想拔营就拔营,难道郑家还能掀起什么风浪不成?”

  刘子安不为所动,忧心忡忡看向杨炯,“将军,军务不可轻忽!此战,虽然大败郑家,攻破郑府,也俘获了大量郑军士卒,还逮住了郑芝鹏、郑鸿逵兄弟,但郑芝龙逃脱了!这不能说是全胜,好多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妥善处置!”

  杨炯心里一喜,面上却毫无端倪,装作为难的样子,“老刘,你老于军务,经验丰富,见识深刻。有话你就直说,好好提点一下我们这些后辈!”

  被杨炯夸奖了,刘子安的语气,虽然缓和了一些,但气势却更为坚决,“依我看,十日之后再拔营。这十日内,休整队伍,叙功封赏。于此同时,清点俘虏,派人与郑芝龙交涉,看看郑家是个什么章程?”

  说到这里,刘子安一脸快意,“若郑芝龙这回认栽,愿意赎回俘虏,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