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带路党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现在的虎头山,算是杨炯一手拉起来的,规矩都是他定的。很多规矩都跟杨炯的作派类似,简单粗暴,比如饷银,普通的士卒二两,小旗官便是四两,总旗官八两,幸亏杨炯自己不领饷,否则就得十六两。这样一来,现阶段杨炯每月至少得花上一千多两。另外,还有十两的安家银哩!/p

  p马上又到月底,杨西施派人把杨炯叫到了山上。/p

  p见到杨炯,杨西施直奔主题,“家里的钱已经不够开饷了。我到芝娘那里借了些,已经把这个月饷银预备了。每个月的分红也就一百多两。也就是每个月光在饷银上的缺口有九百多两。这个还不包括打造军械。炯儿,我们得想个办法,不然维持不下去。”杨西施执掌后营,杨炯索性把队伍上的后勤杂事一股脑推了出去。能者多劳嘛!/p

  p杨炯心里不以为然,后世就是干这个的,难道还不知道军队这玩意,就是个烧钱的货!有钱不一定玩得好,但没钱肯定玩不起。/p

  p“娘有什么好办法没?”杨炯想听杨西施的意见。/p

  p“娘这些日子也想了想,削减饷银,肯定不行;利用后营回收钱财,也是细水长流,主要还是掏空他们的荷包,让离不开咱们。这样一来,只得开源……”/p

  p说得条理清晰,逻辑缜密,杨炯表示信服,立马点头。/p

  p“……要在官道上布置关卡,对过往客商收过路钱。蚊子再小也是肉,细水长流,多少还是有点进项的。还得,还得去抢劫一批大户……”说道这,杨西施顿了一下,可能觉得不好意思。母子一起如此正大光明地讨论抢劫的事,画风如此迥异,明显超出杨西施过去对杨炯的教育。/p

  p杨炯津津有味听着,丝毫没有感觉到杨西施的迟疑与尴尬。/p

  p其实,这些主意杨炯都想过,完全表示赞成。维持五百多的队伍,而且未来还得增加。在杨炯看来,事物的发展,要么是良性循环,要么是恶性循环。越能搞到钱,越能壮大队伍,队伍越壮大,越容易搞到钱。相反,若是难搞到钱,队伍就维持不下去,人员会减少,士气也会低落,然后越没有战斗力,导致缺乏震慑和对抗其他势力的能力,最后连汤都喝不上了。/p

  p杨炯的主意是先去抢一批大户,解决燃眉之急,随后应该找几个来钱的大项目。嘿嘿,收过路费,那得收到何年何月,哪有抢钱来得快……/p

  p说干就干,当晚杨炯就去了趟何举人家。/p

  p当杨炯带着自己的亲兵来到何举人家,已是万家寂静了。何家宅院好像也只有阁楼有昏暗的灯光传出来。这让何举人惊疑不定,迟迟不敢开门,因为除了抢劫,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这么晚虎头山的人来干啥。/p

  p最后只得杨炯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