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9章 江州故事(二)_明末屠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门缓缓打开。

  九江知府张敛非放下了忐忑,等着命运的裁决。王鹏带着疯狂采购的雀跃心情,昂首挺胸进了城。杨炯则是略有郁闷,因为张敛非邀他进城一叙,导致美美睡上一觉的打算泡汤了。

  不过,好在九江城是历史名城,看城墙规模形制,就知所言非虚。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诗圣杜甫的绝句里面有九江,这便是后世杨炯读书时,对这座历史古称的最早印象。

  杨炯一路边走边看,在一名小官的带领下,来到了知府衙门。待茶水端上后,张敛非便屏退了下人,径直问道,“本府为官多年,未尝见过出湖广入江西的卫所兵马?莫非,湖广的卫所与众不同,竟没有糜烂?”

  我知道的不一定说,我说的都是我知道的。想了想,杨炯决定实话实话,“我这个卫指挥使,货真价实!”

  张敛非更迷惑了,又问,“之前本府在城楼上就好奇,现在见了杨指挥使,更是大惑不解。杨大人为何如此年轻?据本府所知,即便卫所里武官大多世袭,但卫指挥使这个官职,恐怕也不是可以直接世袭领差的。”

  杨炯嘿嘿一笑,“我本是衡州府内的一股山贼土匪,衡州卫前去征剿,被我破军杀将。之后,承蒙朝廷招抚,圣上施恩,便领下了这份差使。”

  啪的一声,张敛非手中的茶盏失手跌落在地,眼睛直勾勾盯着杨炯。身形很高大,面庞很俊朗,散发出一股明显的英武与朝气,与印象中的土匪强人完全不一样。张敛非既疑惑又忐忑,喉结蠕动了一番后,期期艾艾问道,“杨,杨指挥使,你是真的要去辽东抵御东虏?不会在江西停留的吧?”

  杨炯想了想,嘴角浮上笑意,很诚恳地回道,“知府大人莫惊!于江西,我就是一过客。九江虽好,却非久留之地。”

  听了这话,张敛非明显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道,“军情紧急,救兵如救火。是不能多逗留,不能多逗留哩!”

  对杨炯来说,张敛非能开城门,让虎山军可以买到东西,便已经达到基本的目标了。所以,杨炯也无心和张敛非虚与委蛇,“我虎山军在贵府境内休整几日,便顺江东下,不会滋扰地方。这点还请知府大人万万放心。”

  得到杨炯的表态承诺,张敛非脸上又添一分喜色,“杨指挥使治军严明,体恤百姓,不愧是国之柱石,国之柱石!”

  杨炯站了起来,朝张敛非拱了拱手,“我军走水路,需大量船只,还请知府衙门出面征集。所征集船只,一定付报酬。就是知府大人,我军也必有重谢。”

  说完,杨炯在张敛非一脸疑惑中扬长而去。

  请收藏:https://m.bqgl.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